作者: 文章来源:继续教育学院(技术与管理人才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2023-06-06 浏览:
在温州市航空航天馆,戴上vr眼镜,“走进”国际空间站,探索浩瀚宇宙;在温医大基础医学院,进入奇妙微生物世界,一睹细菌的“真容”;紧跟时下流行的“跑酷风”,攀、爬、跑、跳、做翻滚,接受体能和心理的双重考验。近期连续数个周末,温州日报小记者俱乐部活动精彩不断升级,有学员一路用纸笔记录,有学员在活动结束后与妈妈兴奋地细数新体验,越来越多的学员选择将这些感受见诸笔端,一篇篇各具特色的“游记”诞生。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土星质量最小,拥有独特的土星环……”迈进“银河漫游”航天馆,讲解员在一幅以深蓝色宇宙为底的八大行星图象前细数它们各自的特点,干货满满。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人类历史上火箭飞天第一人、最早的女“航天员”、最早的火箭技术等揭示着人类探索浩瀚宇宙的渴望。来到“中国长征火箭家族”展馆,等比例缩小的火箭模型吸引了小记者的目光。“有谁知道,为什么要在火箭燃烧剂上放氧化剂?”问题一出,小记者们纷纷举手,还有的赶紧拿笔准备记录。紧接着还有近距离观察中国“天眼”模型,了解“天眼”的工作原理和科学目标。
参观学习告一段落,期待值拉满的沉浸式体验开启。他们分组进入“太空工作区”,戴上vr眼镜,手持操作手柄,化身航天员展开太空之旅。只见他们或后仰头,或双手向两侧滑动,或向左、向右转,姿势各异。学员邵一城兴奋地说:“感觉一下子被带进了太空舱,体验到神奇的失重感,身体漂浮在空中,可以自如地翻滚、跳跃,甚至倒立、空翻!”陈德铭称之为“神奇的魔法”,摇身变成“航天员”,也体会到航天员工作的艰辛和不易。
随后他们化身安检员,模拟值机安检全流程,学习航空安全知识;当上无人机驾驶员,在无人机模拟飞行区大闯关;进入c919国产大飞机机舱,学习正确穿戴救生衣,体验紧急迫降安全逃生。“双手交叉怀抱胸前,稍稍跳跃上逃生通道……”按照老师的指示,身穿黄色救生衣的小记者们一个个滑下飞机,此次航空航天之旅也接近尾声。“太奇妙、真有趣、独特的体验”,学员谢金言在活动过程中,连连爆出惊叹词。
“每一次对太空的叩问,都是下一次探索的开始。”小记者连怡霏最后在笔记本上记下航天馆里的这句话。还有不少小记者表示“做一位航天员成了我的梦想,探索浩瀚宇宙的奥秘”,一颗小小的种子在他们心里埋下。